本报记者 刘 琴
不久前,广西民族大学的学术研究成果再夺殊荣——该校研究生院院长曾鹏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围绕行政区划设置的著作与研究报告,获得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作为民政部首届“行政区划调整论证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广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鹏始终充满工作激情。他说:“早在10年前,我就开始关注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行政区划设置的问题,通过对行政区划设置的评估、规划、仿真、评价等一系列的工作,目前,我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政区划设置的理论与实证模型。”
在曾鹏办公室的桌面上,摆满了行政区划设置方面的理论著作与学术论文。组会、调研、论文修改、项目跟进……随身携带的工作本上记满了每天的任务。他说:“这样的记事本,我已经记了5本了,每天要有计划。国家有五年规划,我们团队每五年、每一年、每一个月、每一周也都需要有规划,要珍惜时间,经济发展形势瞬息万变,我们的研究要跟得上国家的发展需要。”
2020年,曾鹏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行政区划设置扁平化研究”,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曾鹏与团队成员深入总结行政区划设置的内在规律,撰写的两部著作《城市行政区划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行政区划设置扁平化研究》分别荣获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
“经济学研究要解决实际问题,要有问题意识。”曾鹏承担着国家行政区划设置与调整的论证工作,他表示,“行政区划的设置与调整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关系到经济布局、国土空间规划、群众的幸福感,所以行政区划设置与调整一定要是科学严谨的。”
曾鹏及其团队基于区域经济的集聚与扩散理论,从空间规划的角度设计开发出了一套完整的用于行政区划设置论证的理论和实证模型,形成对行政区划设置的前期规划、中期设计、后期评估全过程的科学分析。应用该模型对民政部委托的福建、河南、山东、陕西4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的行政区划变更请示,分别进行了论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论证意见。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曾鹏多次受邀为政府提供关于行政区划设置的咨询意见。
除了在学术上取得卓越成就,曾鹏还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学者,打造国内一流的行政区划设置的科研团队。“教书育人是老师最基本的责任,从事科研工作并不只是一个人的打拼,而是科研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年轻人。作为一名中年学者,要做好传帮带的作用,推动我们的团队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项目为依托、增强问题意识、注重解决问题是曾鹏科研团队建设的核心思路。在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的过程中,他注重以现实问题为引领,锻炼青年学者与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能力,通过每周组会、项目进度把控、一对一的论文指导,不断提高团队整体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