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商回归带动产业工人回归。图为在陆川县安耐达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返乡女工。
本报记者 邓盛龙 通讯员 易 婷 文/图
招强引大,开年起跑。1月19日,陆川县与北盛股份正式签订建设风电项目协议。项目总投资42亿元,主要建设集中式风电和分散式风电,其中,集中式风电单机容量为6兆瓦发电机组台,总装机容量为480兆瓦,分散式风电单机容量为5兆瓦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兆瓦。项目建成并达产后,年实现产值5.7亿元以上,年税收1.3亿元以上。
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近日,在陆川县兴华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30余名工人熟练地操作各类机械设备。该公司主要生产单相直流/交流电机、电子配件等产品,用于破壁机、电扇、玩具设备等领域,年产值约1500万元。
陆川县兴华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建武是地地道道的陆川人,之前一直在深圳发展,去年回乡创业。龙建武说:“公司的营业执照一天就办下来了。有这么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企业也有信心做大做强。”据了解,该公司除了自身发展外,还积极参与当地政府“以商招商”活动,带动了5名陆川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
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内外联动,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陆川县与广东湛江的廉江市、茂名的化州市接壤,作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方面有着独特区位优势。”陆川县委书记梁伟说。
2023年8月,玉林市作出玉商回归工作部署。陆川县积极响应,精心谋划,将玉商回归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围绕机械智造、陆川铁锅(高端厨电)、陆川猪一二三产、香辛料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规划建设了玉商回归产业园(陆川分园),主要领导带队到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地区开展招商工作。2023年,该县组织领导干部主动外出招商136次,对接、拜访、摸排玉商企业839家,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09个,总投资175.9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17.29%;到位资金110.0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0%。
陆川是“中国铁锅之都”,2021年,陆川铁锅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乘着玉商回归的东风,湖北商人吴继风投资1亿元,在陆川铁锅(高端厨具)轻工产业园创办了四海铸业有限公司。去年11月,四海铸业项目竣工,年产值预计2000多万元。
“要以玉商回归为契机,以项目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陆川县县长庞邦津说。
陆川猪是全国三大地方名猪之一。该县规划建设陆川猪产业园,吸引玉商回归,着力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和预制菜赛道,预计将在今年实现整体开园并引进10家企业入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可达20亿元。
位于陆川的玉林国际香料市场是国内品种最全、交易量最大的香料交易集散地。近年来,陆川县加快建设香辛料特色加工园、“药食同源”加工园区,引进香料加工龙头企业,推动香料向食品、日用、医药等领域延伸,形成上下游配套的全产业链;推进国家级电商直播总部和二期玉林香料小镇的保税仓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产业聚集度。2023年,市场新增香料商家70家,其中外地商家54家,全年贸易额320亿元,税费收入2165万元,同比增长99.36%。
自玉商回归工作开展以来,陆川县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引进科伺锂电池储能产品、年产8万吨复混合肥等42个项目,总投资额106.53亿元。
“我之前在广东惠州上班,常年在外漂泊,非常想念在家的小孩,后来老板回到家乡开工厂,也叫我们一起回来。在这里上班福利好,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真是一举两得。”陆川县贝思制衣厂的员工何小爱说。
产业发展带动了人才回流。玉商回归工程开展以来,有效推动该县产业回迁、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回聚,累计带动5828人返乡就业,走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双促进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