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卞成林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增强文化认同,是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就弘扬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根源。自古以来,中华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为中华文明的连绵不断提供了坚实、稳固的基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文明融通包容的必然结果。
百年来,我们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学习借鉴一切人类文明先进成果,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其生发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追求,厚植为世界谋大同的理想信念,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世界,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道德规范、价值体系和情感观念的总和。进入新时代,必须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精神基因、内核及纽带,以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同时着力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载体不断弘扬、丰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