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学院与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学生参观缫丝生产线。
丝绸服饰品设计大赛颁奖仪式现场。
王 波 贺卫国 彭建盛
核心阅读
新时代背景下,河池学院校企共建的广西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学院(简称产业学院)正以其独特的产业特色,致力打造具有质量文化的产业学院新标杆。
学校聚焦蚕桑丝绸全产业链,精心打造产业学院专属平台,形成了极具河池学院产业特色的品质文化。积极搭建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交融的沟通桥梁,巧妙地将产业文化融入教育肌理、推动企业文化扎根校园土壤、促使产业文化浸润课堂氛围,实现三者有机统一,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广西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1 校企共建 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氛围
近年来,广西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学院携手企业精心打造产学研基地,致力于将企业文化的鲜活元素全方位引入校园,让莘莘学子沉浸式感受企业独有的文化魅力。
产业学院与企业双管齐下,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企业开放日里,学生得以近距离观摩企业的运营模式;专家系列讲座上,企业高管倾囊相授,将企业的运营经验、管理理念和行业动态一一分享。
企业的实习项目则为学生铺就了一条直通企业内部的实践之路,学生可与企业员工深入交流,亲身参与企业日常运营和工作流程,学习实用的专业技能,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产业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企业项目,与企业员工携手并肩、攻坚克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也得以显著提升。
通过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成功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企业紧密互动的平台。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企业运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为未来更好地就业奠定基础。
2 课程改革 不断提升大学生工匠精神
发展路上,产业学院多维发力,除了深耕校企共建领域,还大刀阔斧地推进课程改革,全力将产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产业学院高瞻远瞩,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着重把蚕桑丝绸产业独有的文化元素巧妙嵌入教学内容中。
以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为例,在专业课程的精心编排里,融入蚕桑丝绸产业的发展脉络、深厚历史底蕴以及璀璨文化等,确保学生在潜心钻研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沉浸式领略产业文化的特色,全方位拓宽知识视野。
文化融合上,产业学院更是匠心独运,将蚕桑丝绸产业的文化基因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一方面,产业学院通过系统组织各类精彩纷呈的文化讲座、展览及研讨会等活动,引领学生深入了解蚕桑丝绸产业的历史进程、文化内涵和发展前景,进而厚植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他们对所处行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产业学院积极举办桑蚕主题征文、摄影比赛等多元文化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对蚕桑文化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产业学院始终锚定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秉持德技并修的先进理念,紧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力抓手,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立足蚕桑茧丝绸行业,聚焦机械化、省力化和智能化前沿研究方向,全方位、深层次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关键领域与行业携手共进,砥砺奋进,矢志不渝地推动蚕桑丝绸产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为充分挖掘广西蚕桑文化特色资源,产业学院还与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在文化资源挖掘与传承、文化产业发展、人才素质提升等方面展开合作,将蚕桑丝绸产业的文化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蚕桑文化传承与创新成果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实践教学基地,学生们走进桑树园,亲手采摘桑叶和桑葚,并在企业导师指导下,通过知识问答和互动游戏等,重温古代丝绸之路,了解我国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历史意义。
在制作丝织品过程中,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丝绸制作过程中的精湛技艺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对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涵养劳动精神、雕琢工匠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3 注重实践 为蚕桑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在时代发展浪潮中,高校承载着服务地方、回馈社会的重要使命。为给蚕桑之乡河池市的“一带一路”丝绸文化旅游项目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全方位锤炼学生的实践本领和写作功底,2024年3月31日,产业学院协同文学与传媒学院精心谋划,组织新闻专业与写作班共计200余名师生,奔赴广西嘉联丝绸公司桑叶基地,举办一场以“传播蚕桑文化、弘扬春蚕精神”为主题的实践采风活动。
采风实践中,产业学院师生深入桑叶基地,记录百亩桑田盛况,让大家用作品展示桑蚕文化,并通过实地采风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灵感,创造出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催生优质的文笔内容,以作品形式赋能桑蚕产业发展,为地方桑蚕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2024年6月,产业学院和美术与设计学院共同举办了河池学院2024年丝绸服饰品设计大赛。比赛中,学生们将如意云肩的廓形和纹样作为图案设计的重点,使用刺绣和宕条工艺,根据丝绸和缎类面料和云肩的造型特点,设计一系列符合现代审美趋势的丝绸传统服饰,表达了人们对吉祥如意生活的向往。
产业学院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还注重将产业文化、学校文化、企业文化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质量文化,并通过文化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行业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广西蚕桑丝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望未来,产业学院将矢志不渝地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德技并修的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战略布局。在文化建设这片沃土里精耕细作,全力营造适宜广西蚕桑茧丝绸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为推动广西蚕桑丝绸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贡献力量。